精神

脾气一点就炸?顾客怒砸茅台咖啡,暴怒型社会让我们患上这种“易怒”的疾病

作者:王玲 来源:医学论坛网 日期:2023-09-12
导读

         人为什么容易暴怒? 近年来,网络产生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短视频,人们愤怒、吵架的视频越来越常见。如:夫妻争吵,丈夫突然暴怒、摔东西的短视频备受争议,且成为了当今社会自媒体的主流传播内容之一,并给人们造成了社会越来越暴怒的感觉。 9月5日,酱香拿铁开售的第一天,一名男子在店外怒砸多杯咖啡的视频冲上热搜,之后男子对媒体解释,因为多次要求不加冰被店员忽视,不满店员服务态度,于是又买了10杯当场

关键字:  暴怒 

人为什么容易暴怒

 

近年来,网络产生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短视频,人们愤怒、吵架的视频越来越常见。如:夫妻争吵,丈夫突然暴怒、摔东西的短视频备受争议,且成为了当今社会自媒体的主流传播内容之一,并给人们造成了“社会越来越暴怒”的感觉。

         

9月5日,酱香拿铁开售的第一天,一名男子在店外怒砸多杯咖啡的视频冲上热搜,之后男子对媒体解释,因为多次要求不加冰被店员忽视,不满店员服务态度,于是又买了10杯当场砸坏。网友认为:无论如何砸东西是不对的,情绪稳定真的很重要。

 

然而,仅仅是控制情绪那么简单吗?

   

 

01
IED:控制不住的愤怒

 

一名芝加哥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神经科学教授指出:这类常见的“暴怒”行为可能是由一种鲜为人知的心理疾病引起,叫做间歇性爆发性障碍(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),简称IED

         

巧合的是,IED也是简易爆炸装置(intermittent explosive disorder)的简称,“容易爆炸(发怒)”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这类人群。当他们生气时,通常会大喊大叫,打碎东西,并发生肢体冲突。

 

IED患者的暴怒受不了挑衅,“如果有人打你,而你回击了他们,那就不是IED。但如果有人说他们不喜欢你的穿着,而你打了他们,这可能是患有IED的征兆。

         

在《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》(DSM5)中指出:间歇性爆发障碍的核心特征是无法控制主观上体验到的挑衅(即情绪刺激)的冲动性攻击行为。

 

从病理上看,这种疾病有以下特征:

 

A.言语攻击、身体攻击(如:脾气暴躁、言语争吵或打架、对财产、动物或他人身体攻击),平均每周发生两次,持续3个月,或者在12个月内发生三次。

 

B.攻击性发作一般受到他人挑衅、社会性压力而发作,攻击性程度和刺激源严重不成比例。

 

C.攻击性发作不是有预谋的行为(仅仅是冲动、愤怒导致),且没有目的性(如:不是为获得金钱、权力或恐吓他人等)。

 

D.攻击性发作会给他人造成明显的伤害或痛苦。

 

E.IED患者年龄至少满6岁,而且临床6岁-18岁的儿童通常不诊断为IED。

 

F.排除其他精神疾病,如:重度抑郁症、双相情感障碍、破坏性情绪失调障碍、精神障碍、反社会人格障碍、边缘型人格障碍;以及阿尔茨海默病、滥用的药物等原因。

   

 

02
IED患者为何暴怒?——生物学探秘

 

IED在男性中更常见,且在青少年、20多岁和30多岁的人群中最常见,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缓解。男性IED通常表现为身体上的攻击性,女性IED在言语上更具攻击性。

 

精神病学专家指出:两种原因导致IED患者的暴怒和攻击。

 

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,人类需要一种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免受威胁。感知威胁时,大脑深处一小团叫做“杏仁核”的区域就会启动,触发战斗或逃跑反应。在IED患者中,杏仁核的反应更快、更强烈,他们的导火索更短。

 

另一方面,IED患者的大脑血清素水平较低。血清素是一种化学信使,具有神经传递等功能,同时还可以缓解攻击性。过度好斗的人往往大脑血清素功能水平较低。血清素就像刹车系统,如果刹车油少了,你将无法停下来。

 

IED患者的暴怒通常是突然间发作,连他们自己都难以自控,并且发作之后很快就平息下来。IED患者通常是误解了威胁,然后无法控制自己对这些威胁的反应,所以他们的暴怒或攻击是没有预谋的,和操纵或恐吓他人等行为不同。

 

目前研究表明,遗传因素导致患IED的重要原因之一。一个人的攻击性越严重,这种攻击性背后的基因影响就越大。20%左右的人表现为言语攻击,30%表现为争吵打架,40%表现为人身伤害。

 

家庭环境也起了重要作用。IED患者常在愤怒的家庭环境中长大,而且此类病例并不罕见。

 

 

03
IED的诱发因素大幅增加,80%的人无法得到治疗

 

随着生活、工作节奏越来越快,人们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,会明显促生这类疾病的增加。IED已经不是道德缺陷或者情绪失控那么简单。

 

这可能解释了为何当今社会IED疾病发生率持续高发,且逐渐影响、扩散和蔓延为“暴怒型社会”的原因。

 

首先,是工作节奏越来越快、压力越来越大而社会经济形势和个人经济水平的窘迫,导致IED的大爆发。

 

其次,是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泛滥,让有着相同遭遇的人或类似境况的人们能够快速共情,导致IED情绪的大范围相互影响。

 

而第三点才是最可怕的,那就是这类患者基本无法得到及时治疗,导致只增不减的患病形势。

 

一名俄亥俄州立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健康系研究副主席、国际公认的IED专家Coccaro医学博士说,大约每25名美国人中就有1人(或1350万人)患有这种疾病。80%的间歇性爆发障碍患者没有得到治疗。

 

这类人主动就医的可能性非常小,他们几乎从不为自己的愤怒寻求帮助,可能也从未听说过IED。

 

当我们遇到了IED患者暴怒时因该怎么办呢?

 

Coccaro指出:许多人会在IED患者愤怒的时候把他们拍下来,甚至发布到网络上,这其实对他们是一种莫大的伤害。正确的做法是,在他们愤怒的时候,立刻远离当下的环境,不要与他们激烈地争吵。

 

参考来源:《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》(DSM5)

 

来源:医学论坛网

作者:王玲

编辑:多鱼

审校:清扬

分享:

评论

我要跟帖
发表
回复 小鸭梨
发表

copyright©医学论坛网 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复制、转载或镜像

京ICP证120392号 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198  京ICP备10215607号-1  (京)网药械信息备字(2022)第00160号
//站内统计 //百度统计 //谷歌统计 //站长统计
*我要反馈: 姓    名: 邮    箱: